▲
点击关注 | 每天分享一个解暑神器
放肆加冰吧~
作为一个开播20多年的美食栏目,我们尝过夜宵爆炒的香气,也吃过明厨亮灶的菜肴,去过成千上万餐厅小馆,但有一种店,我们很少触碰,上一次亲密接触还是在2017年。

在郑州大多数人的生活中,咖啡往往还带有小众的影子,直到前些天意外查到的一组数据,才让我重新审视,咖啡这个固有观念里的“小众”饮品。

据不完全统计,郑州市域内的咖啡馆大约有1100多家,换句话说,平均每隔6公里,我们就能畅快的来上一杯。
而在某点评网站上,搜索“咖啡”能得到15073条结果,比河南人早餐必备的“胡辣汤”还多了7519条(胡辣汤的搜索结果为7554条)。

这... ...小众吗?
这... ...不是还挺普遍哒?
所以,咖啡在郑州人的心里,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?

记不清是2006年还是2008年,郑州有了第一批属于自己的独立咖啡馆,大上海的研磨时光、文化路的后窗、黄河路的Rio,是那个时期的代表。

“当时大家也没什么闲钱,很少有人愿意花30多块钱去买一杯喝的。大家会觉得,去避风塘买一杯奶茶,五六块钱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日常享受了。”说这话的,是我的吃货朋友小米,每次和她见面,不是在咖啡馆,就是在咖啡馆旁边的咖啡馆。

在她看来,中原所处的地理位置,包括气候和饮食文化,使得河南人特别喜欢口味重的食物,重油、重辣、高糖,吃起来才足够香!而咖啡的“苦”并非我们对美味的传统认知。

后来「焦糖玛奇朵」逐渐出圈儿,也有人认为,郑州的咖啡就是从一杯「焦糖玛奇朵」开始的。究其原因,还是因为它的口味更容易被大众接受。

“像焦糖玛奇朵、摩卡、香草拿铁或者榛子拿铁,这些咖啡里都加的有糖浆,现在大家对糖可能会有一点抗拒,但十多年前,这样的味道才更受欢迎。”——咖啡主理人卢允刚。

早些年在郑州喝咖啡,文艺青年多爱精品咖啡馆,而事业有成的商务人士,则更偏爱去迪欧这些连锁店喝上一杯。但不管出于什么需求,“咖啡”都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侧影,也是对新兴咖啡文化的一种前卫追求。

随着越来越多年轻而富有个性的小众店铺出现,他们提供了本地传统餐饮所缺少的新口味和聚会空间。除了咖啡本身,年轻人也热衷于周末时光去探一些地理位置并不黄金的小店,并且拍照分享,这些行为的背后依然离不开小圈子的限制。


直到2011年,第一家星巴克入驻郑州,才开始让咖啡文化加速了普及。“星巴克刚进郑州的时候,还是很轰动的。但它并不是作为一个奢侈品品牌进入,你可以看看现在的分布,它已经成为每一个社区和商圈的配套设施了。”

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受到,这几年咖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。家门口,个性的咖啡馆越开越多;打开短视频app,随便划两下,必有一条是和咖啡有关(我很爱看那些饮品博主,如何把咖啡玩出花儿)。不管你是不是咖啡玩家,它都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里。
偷摸告诉你们一件家务事,就连我那年过半百的老父亲,还天天惦记着我的咖啡存货捏(ಥ_ಥ)

“其实我个人会比较排斥传统的咖啡口味,因为现在精品咖啡在一步一步地发展,口味也越来越丰富。就拿这两年流行的dirty来说,它能被大众接受、喜欢绝对不是偶然。”卢允刚。

dirty最开始流行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造型。它会把牛奶和咖啡都搞得特别满,当把咖啡倒进牛奶中的时候,两者的冲击会产生一种暴力美学的既视感。但想要达到这种效果,需要用到密度更高的牛奶基底和更低的温度。dirty用到的牛奶是经过无添加提纯牛奶——冰博克®。

通过提纯去除牛奶中多余的水分,冰博克有着更为醇厚浓郁的口感。“真的,一般你只用喝一口,就会被征服,”听完这话,小编我忍不住又来了一大口,“喝dirty一定要快!而且不能搅动,三口喝完最好!这样你才能一次感受到,咖啡-牛奶咖啡-牛奶这三种完全不同的层次。”


和我们印象里的拿铁完全不同,用冰博克做的dirty,香浓的同时还很细腻,咖啡特有的风味和浓郁的牛奶融合得刚刚好,甜咸交织,厚如芝士般的香气和咖啡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占满口腔。

而且,夏天喝拿铁还有一个天然弊端,如果你想在炎炎夏日来一杯加了冰的冰拿铁,咖啡就会被冰块稀释,口味自然大打折扣。但用冰博克制作的咖啡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啦,正因为它经过冷藏提纯这一工艺,牛奶中的水分已经被去除,牛奶本身就足够香醇,加了冰依然扛打。

为各位咖啡玩家打造冰博克系列饮品
香浓不掺水
(别着急划走~楼下有福利!)
